• 回到顶部
  • 18668978557
  • QQ客服
  • 微信二维码
浏览量:0
创建时间:2022-06-16 09:17

孩子入托班 不要做的事

家里孩子快入托入园了,很多妈妈都会担心自己家娃太皮、太胆小,进了托班、幼儿园会不受欢迎。怕他入托入园后孤零零在角落里,甚至可能已经联想到他没有朋友、不受欢迎、变得孤僻、容易受欺负等一连串的戏。

可是,我们今天想告诉家长们:孩子刚入园不爱和别人玩,完全没什么问题!要知道,孩子的社交能力也是分阶段的——2~3 岁的宝宝,虽然已经会同周围的人展开一些互动,但更多的时候,他们做的事情是玩“平行游戏”。

啥叫“平行游戏”?就是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,孩子只知道自个玩自个的,不去主动找别人。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除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外,基本不会注意其他人。除去了解和熟悉宝宝社交能力的发展阶段,想让孩子社交能力发展地更好,这两件事,家长可一定要注意——别大包大揽,好心容易变坏事。这个场景你一定很熟悉:一位妈妈带孩子出去,朋友见了问孩子,“叫什么名字?今年几岁啦?”孩子没马上回答,这时候妈妈就急了,连催带找补地全帮孩子回答了:“快告诉阿姨,你叫 XX ”、“妈妈不是教过你吗?你今年 X 岁了。”别人问孩子问题,妈妈吧啦吧啦直接给答完了,孩子连开口的机会都没了, TA 能怎么办,TA 也很无奈啊!很多时候都是这样,明明是孩子展示社交能力的好机会,家长非要冲上前“包办”搞破坏。时间久了,孩子就会想,反正爸爸妈妈可以替我说、替我做,我为什么还要自己说、自己做呢?慢慢地,TA 也不愿再跟陌生人包括陌生小朋友交流了。所以,想让孩子开口,就先要给他一些耐心。给孩子提供过度保护“不许碰”、“不要乱跑”,你是不是经常会对孩子喊这些话?

不光你,很多家长都这样,每每孩子想要去尝试一件事时,他们总是以危险为由粗暴阻止。可这种过度保护,反而会让孩子觉得探索外界=危险,变得害羞、胆小甚至畏缩。更糟糕的是,家长的过度保护还会滋生孩子“以自我为中心”的意识,在与人交往时,表现出任性、自大、不肯听取别人意见、不信任别人等种种行为。久而久之,孩子在群体中就会被孤立起来,错失许多交朋友的机会。孩子的独立能力、自理能力是从小培养的。就像前边说的,孩子不爱跟小朋友玩,是因为 TA 还小,这个时候,千万不要逼 TA 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。

帮孩子融入集体,你可以这么做想要宝贝成为社交小达人,比较好的一个办法,是去到孩子的社交环境中,亲身示范给他看。有一位妈妈,就是这么引导孩子的——这位妈妈的孩子名叫天天,刚入园的时候也处在“平行游戏”阶段。从来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、别人在玩什么,只顾着自个儿玩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,天天妈妈带他去小区楼下散步的时候,就会刻意做一些小的安排。比如有一天,她从包里边拿出天天的遥控小汽车玩了起来。没多久,身边就围满了一堆小孩,纷纷要求加入进来“给我,给我,我也想玩。”这样果然引起了天天的注意,他凑到妈妈身边宣誓主权:“这是我的小汽车!”围上来的小朋友,很快便将注意力转向了他,抢着说,“可以给我玩一下吗?”这情形,第一次见的天天有点懵,但看得出来他很享受被人围着的感觉。这个时候,天天妈妈就跟小朋友们说,“我们一起来玩给小汽车洗澡的游戏吧,天天第一个来。”这样,天天很自然地参与到了群体游戏中,开始愿意跟其他小朋友一块玩了。你看,只要你肯花心思,有时候一个小游戏就能开启孩子的社交之路。当然,家长亲自示范如何做社交,也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,比方说最好能持续做一段时间,不要看成效不明显就自己先打了退堂鼓;开始的时候最好每天见到的是同一批孩子,这样 TA 就不用再花时间去适应陌生朋友了。当孩子愿意主动跟别人交流,形成自己的社交范式后,TA 便会乐此不疲地把学到的新技能“复制出去”。

孩子每个重要的第一步,都离不开家长的耐心引导和示范,不是吗?

 

幼儿园简介

联系电话:0531- 61336788
手机:18668978557/13285310481
电子邮箱:2227112408@qq.com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双山花苑小区对面

联系我们